各式各样长久存在的社会问题,要如何妥善解决?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答案。若然有解决方案既能善用现有资源、又能汇聚各方智慧,还有创新理念融入,会否事半功倍?让我们一起通过“创汇聚”活动,寻找答案。
领展早前举办“创汇聚”活动,为社福机构、社会企业及社会创新组织提供跨界平台,共同探索协作方案,鼓励各方善用各自的专业、资源及创意,推动青少年培育项目发展,为社区创造更大价值。活动首阶段的跨界配对日于9月在领展总部进行,成功配对的机构和组织合作构思协作项目的计划书,当中获选入围的队伍于10月在领展可持续未来馆举行的意念汇报日参与比并。新兴科技普及龙舟运动、通过传承传统糕点制作促进跨代共融等不同的构想,均在这个平台上碰撞出新颖的意念。最终,名为“你画你本身的传奇”的项目在意念汇报日上获得一众评审的垂青,夺得冠军,并获得十万元奖金实践计划内容。
“你画你本身的传奇”由社福机构香港学生辅助会,以及两间社企 —— 始程有限公司及滚动的书有限公司合力构思,计划通过为大学生领袖提供“小编”、策展及绘本制作培训,由他们协助居于屯门石壁男童院舍、有特殊学习需要(SEN)的儿童及青少年通过绘画表达个人心声和故事,并将画作制作成绘本,于社区展览,以提高社会对儿童住宿照顾服务的关注。评审一致认为,该计划有效针对未获得足够关注的社会议题,提出具备丰富元素的计划书,而且能做到连系不同社群一起推动计划,帮助受助者。三间机构各展所长、定位清晰,切合领展“创汇聚”跨界别合作的主题。
从通过“创汇聚”活动结识彼此,到获得资源和奖金,让计划书得以实践,“你画你本身的传奇”参与成员均喜出望外。始程创办人高妹记者(昵称)表示,“过往曾取得提供儿童服务的基金拨款,惟未能物色到愿意合作的机构,无法确保有受助对象,因此很高兴这次能够与其他两个机构合作。”另一方面,滚动的书创办人庄国栋(James)指出,“我们有擅长讲故事和绘画的导师,可以教授大学生有关绘画和讲故事的技巧,再教导院舍学童如何绘画,同时培育两代青年。”
在香港学生辅助会负责宣传和筹募的黄俐燕(Bryony)分享称,很开心能通过“创汇聚”活动结伴两间社企,“我们的共同目标是希望社会人士认识到香港有一群因不同理由而不能与家人同住的小朋友,而其中高达八成二更有特殊学习的需要。我们希望通过让他们以艺术形式绘画他们的故事,让其他人可更直接了解他们,藉此引起社会对这些小朋友的关注并给予协助。”James续说,“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院舍学童与社会建立连系,建立自信心。画得美与不美,并不是最重要。”
三位机构代表均异口同声形容此次跨界合作为“很完美的组合”,希望未来能将意念转化为实践,让院舍学童真正画出他们的传奇。
能够全方位考虑、体现跨界别协作优势, 让计划完善落地,不得不提一班前辈背后的悉心指导。时间回到9月,“创汇聚”举行了两场跨界配对日,为参加机构发掘潜在合作伙伴提供机会;胜出队伍中的香港学生辅导会和始程便是成功配对的例子之一。活动亦邀请了社福界有丰富协作经验的专家,包括非政府组织(NGO)和社创平台的代表,向参加者分享如何实现跨界别合作。
分享会上,明爱莫张瑞勤社区中心高级督导主任冼昭行(Benjamin)称,跨界合作的执行要诀在于善用既有资源,以可信任的“朋友”网络为基础,用新品牌寻找合作伙伴,让所有合作伙伴都成为彼此的“超级联系人”。丰盛社企学会有限公司的首席架构师(青年及社创)谢思熹博士分享,跨界别合作能帮助弱势社群迈出新一步,长远自力更生;而要达到这个目的,营造一个共生生态是关键,“在开展一个协作项目前,各合作方应思考如何平衡理念和议题、业务和资源,以及人脉和关系,并且从最终用家的角度出发,审视项目针对的议题,评估项目还欠缺什么资源。”
就青少年培育方面,救世军新界西综合服务的高级主任沈晓枫(Corn)认为,要相信每个青年人都能够担任领导的角色,建立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区发挥更大影响力。启励扶青会高级项目及服务经理吴芷旻(Cindy)亦建议参与者在构思计划的过程中,需要聆听青少年的声音,“跟随年青人的步伐,让他们最终在态度和行为上作出正面的改变。由年青人帮忙年青人,成效会更大。”
“创汇聚”为庆祝领展“爱・汇聚计划”十周年所推出的特别活动,希望藉此搭建跨界协作平台,让社会各界充分发挥独特优势,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有效应对不断演变的社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