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完善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以满足愈趋严格的监管要求,并与全球最佳实务相符。
每年,我们就主要可持续发展标准,包括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标准、香港联合交易所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以及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等汇报超过150项指标。为加强问责,我们在2022/2023年度进一步将9项环境、社会及管治关键绩效指标列为优先指标,以供董事会批准及持续监督。
我们参照2022/2023年度重要性评估及风险登记、遵循ISSB征求意见稿中描述的原则,以及评估它们对我们的企业价值、「商业互融」或企业声誉的影响,来选择重要环境、社会及管治关键绩效指标。这些指标已与董事会讨论并得到批准。
常见重要议题╱风险 | 重要环境、社会及管治关键绩效指标(1) | 影响范畴 |
---|---|---|
人才发展及留聘(策略) |
|
「商业互融」、声誉 |
气候变化之抵御及减碳(策略);能源效益(营运);及废物管理(营运) |
|
企业价值、「商业互融」 |
品牌知名度及声誉(策略) |
|
声誉 |
持份者参与及管理(策略) |
|
「商业互融」、企业价值 |
(1) 请参阅我们可持续发展汇编的附录以了解各重要环境、社会及管治关键绩效指标的定义及方法。
(2) 我们于2023/2024年度开始汇报新加坡物业的耗电量和碳排放数据。此项纳入使我们的公司结构和排放清单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并触发了目标重设基线机制。因此,我们根据《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和SBTi的原则及指导重设了基线。可持续发展汇编的数据反映了重设基线后的目标进度。
(3) 与2018/2019年度基线相比。
(4) 包括范畴一及二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