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天气,被视为国际通用与陌生人破冰的交际方式。你可留意到,近年伴随全球平均气温不断攀升,极端天气日趋常态化,“暴雨”、“飓风”、“热浪”、“严寒”等关键词,越来越频繁出现在我们的对话中。
香港作为全球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高的东亚地区之一,我们的日常生活,亦无可避免受气候变化影响。新年伊始,气象学家、香港天文台前助理台长梁荣武近日到乐富广场参观领展可持续未来馆时接受《823频道》访问,分享如何从日常点滴做起,以轻松可行的节能减废行动,为缓解气候危机出力。
香港天文台表示,2024 年全年平均气温达摄氏 24.8 度,成为自1884年有纪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亦较1991至2020年的正常值高1.3度。过去数年,关于如何以较环保的生活方式对抗酷暑引起不少社会讨论,甚至有专家建议并亲身实践,拒绝使用空调。对此,人称“武哥”的梁荣武有不同见解,“在我看来,不同的人可以采取不同的节能举措,而不是一刀切。对于大多数人,夏天把空调的温度设定在26度,已经可以在确保体感舒适的情况下,实现一定程度的节电;如果当气温真的很高,还可以尝试加开风扇,让冷气流动。”
武哥又说,香港有逾200人在2023年因酷热致死,数字绝对不容忽视。“我想特别提醒一些族群,比如长者、婴儿等,在夏天一定要特别留意身体状况,小心中暑引致的健康危机。对他们来说,单纯因为环保而不开空调,未必可取。”
香港沿海而立,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向海而生,看似源源不绝的水资源,成为我们忽视要珍惜用水的其中一个原因。
水务署的数据显示,香港人每人每日平均耗用约150公升淡水,当中沐浴和洗衣分别占约四成和一成用水量,人均用水量高于大多数世界大城市。“以我亲身经历为例,我曾经在游泳池的公众浴室见过有人用30分钟洗澡,这样做太浪费水了,非常不可取。”武哥表示,“如果要给出一个建议标准,我认为像我这样的男士,淋浴时间应该控制在五分钟内,女士可以增加一至两分钟,肯定足够了。”
现在正处冬日,热水澡暖身又暖心,“话虽如此,但也不能因为舒服而拖长时间。另外,水温也要有所控制,这与合理使用煤气或电力相关。”武哥说,“沐浴这样的小事,其实也有不少学问和讲究,做多一步、考虑多一点,就可以节能。”
去年,武哥曾化身“零碳‘武’士”,以“全城零碳行动”大使的身份出席讲座,分享如何为下一代塑造低碳的衣食住行习惯,“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我那个年代的确有很大的不同。现在走在大街上,时常会看到手拿一次性咖啡杯的青年行色匆匆;打开社交媒体,亦有不少人手握各式各样的咖啡杯打卡,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时尚。然而,从我的角度出发,就变成了一种不环保的行为,一点都不时尚。”武哥建议道,“这些追求时尚的朋友们,不如尝试自携咖啡杯啦!其实,现在很多杯子都很漂亮,不同的颜色、设计、风格,又可彰显个性,既时尚又环保,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近年兴起的外卖潮,武哥亦不大认同,“就算用环保餐具都好,外卖始终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他鼓励大家选择自携餐具买外卖,或者直接在餐厅用餐。
今年初,武哥应邀参观领展可持续未来馆。他说,当前有关循环经济的主题展览非常有趣,“内容很有新鲜感,又有视频和趣味互动游戏配合,十分适合一家大小。”
梁荣武表示,计划带同孙子、孙女再来参观未来馆,“我亦在香港电台的《老细一齐嚟》节目中推荐听众,趁农历新年假期去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