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轻触奖学金通知书光洁的铜版纸,转瞬便落在办公桌那张略带磨砂感的项目进度表上——这个细微的触觉转换,恰如庞卓瑶(Ellison)从校园迈向职场的无声宣言。这位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两届“领展大学生奖学金”得主,今年换上实习生的身份踏进企业大门,一场从受惠者到贡献者的蜕变旅程,正随着指尖这细微的质感转换悄然展开。
当初申请奖学金时,Ellison已被领展对学生的重视所触动:“评核标准强调社会服务和贡献,明显想培育具领导力、关心社群的未来栋梁。” 这种理念与她的价值观不谋而合,也促使她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其中,她担任“领展同学会委员会”组长,去年她仅是设计组成员,今年却要统筹活动、协调沟通:“角色转变令我跳出舒适圈,学习如何与其他人高效对话。”
今年夏季成为领展实习生后,这份印象更深刻烙印于心。她所属部门专责企业社会责任,每日接触大量与非政府组织(NGO)合作的项目,亲身参与社会贡献的链条。
从“受惠者”转为“贡献者”,Ellison视此为一场庄重的仪式:“过去两年受惠于奖学金,现在是用所学回报公司的时候。”然而角色切换伴随挑战,她坦言最需适应的是职场节奏:“大学生活是上课、交功课的循环;职场却要理解公司运作、跨部门协作——这些是课本外的必修课。”
实习期间,Ellison主力参与领展“爱・汇聚计划”,协助整理NGO提案。那些为弱势群体奔走的计划书,常令她心头震颤:“原来有这麽多人对社会怀抱热忱。”为了评估不同提案,她深入调查NGO背景,这段“资料挖掘之旅”意外让她拓宽视野:“过去对NGO认知模糊,如今才真正理解它们如何织起社会安全网。”
过往,Ellison仅通过奖学金认识领展的社会责任,实习后才真正窥见这家企业的多元面貌:“和同事深入交流后才发现,公司除了核心的资产管理业务,还有投资、数码转型等丰富面向等着探索。”尤其当她发现领展默默推动的各项可持续发展措施时,更深刻体会到企业价值观的立体维度。
初入领展总部,Ellison被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所震撼:“桌球枱、足球机、复古街机——没想到公司如此重视员工的身心平衡。”这种颠覆传统的职场环境,配合团队成员间自然流露的关怀氛围,让她真切理解到公司的企业理念,原来是从内部开始实践。
这段经历为Ellison的人生规划添上新色彩。原本攻读心理学的她,已准备踏上漫长的进修之路,职场体验却让她看见新可能:“曾抗拒进入企业,如今发现工作也可以是热情所在。或许不必执着‘读书十几年’的单一路径,视野突然开阔了。”
从获颁奖学金到成为实习生,Ellison不仅善用每个成长契机,更积极将所学贡献社会,展现出她独特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