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阿甘正传》有一句经典名言:“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你将嚐到什么口味。”诚言,长者历尽人生几许风浪,嚐尽甜、酸、苦、辣。现时步入人生下半场,回望大半生,除了在找寻生命足迹时,梳理自己一生之外,亦充满了无限可能。首届“香港金龄艺术节”中表演的剧目正印证了此番道理。
由领展“爱.汇聚计划”赞助、Arts’ Options主办的首届“香港金龄艺术节”(下称艺术节),日前于10月6日在石硖尾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圆满闭幕。艺术节以“游于艺”为题,逾百位55至86岁的金龄专业表演者及艺术家为市民呈献逾30场戏剧、音乐、影像、舞蹈、展览等节目。这次艺术节更云集来自英国及新加坡的资深金龄艺术工作者,促进三地文化交流。《823频道》特意访问了《人生絮语》的导演Alan Lyddiard,以及表演音乐剧场《星星不息Sing Ladies》的新加坡女演员孙于惠,与大家分享这次来港参与艺术节以及交流的难忘经历。
来自英国的Alan,自2014年起已担任英国金龄艺术剧团The Performance Ensemble的艺术总监。提到这次编排《人生絮语》,他形容,故事是为众多金龄演员“度身订造”,了解他们的亲身经历后才编撰台词:“长者在退休后,一旦到了某个年纪,会变得感觉自己被遗忘、很渺小,变得孤独,所以我希望通过《人生絮语》,让他们有机会诉说生活中一个个平凡的经历。那些经历看似微不足道,却对他们十分有意义。”
一众金龄演员灵巧地穿梭于一张张木椅间,挥舞手脚,时而弯腰,配合现场轻快的结他、口琴音乐,充分展现生命的活力。音乐停下,一位位演员读出不同的日期,娓娓道来他们的个人故事:有人被强制退休、有人离婚;有的人饲养多年的小狗去世后,自此不再养宠物;有人为没有帮助快餐店吃“二手饭”的人而感到内疚…….“不少人会觉得长者没有创造力,没有故事可讲,我希望藉这个机会,让更多人知道长者拥有丰富的精神面貌,也可为社区作出贡献,观众对长者有更多同理心。”Alan说。
Alan来自英国,这次与香港一众金龄演员合作,会擦出什么火花呢?“排练过程中有很多难忘的时刻。沟通上,虽然不是每位演员都懂得说英语,但通过肢体语言上的接触、交流,我们相互理解,成为了好友。”
Alan透露,《人生絮语》与其他剧目最大分别,是内容与金龄演员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因此排练时亦要多花工夫,提醒他们不要“演戏”:“每位金龄演员过去接受逾500小时的戏剧训练,他们一踏上舞台便会进入演员的角色,但这次我特意提醒他们从演员中抽离出来,做自己,分享自己。”
见证香港金龄艺术发展里程碑的Alan,更令他难忘的是这次成为代表,为英国及香港的金龄艺术进行文化交流:“我与香港团体的合作渊源已超过20年,一直见证着金龄艺术在香港的发展。有赖领展的赞助,以及通过社交媒体,金龄艺术走入社区,接触层面更广泛,相信这种运作模式,能为我现时在英国所做的工作带来更多灵感。”
同样有份参与艺术节的新加坡女演员孙于惠(Catherine),则为大众带来音乐剧场《星星不息Sing Ladies》:“故事藉着三个来自新加坡拥有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金龄女士相遇,鼓励长者跨越年龄界限,勇敢追梦,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新加坡首个双语乐龄人士戏剧团体The Glowers Drama Group的创办人,Catherine并非首次参与金龄艺术节,她曾带队参与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National Arts Council)主办的“艺悦乐龄”(Silver Arts Festival),与一群长者到日本及马来西亚演出。
欣赏完艺术节另一出剧目《飞越老人院》的Catherine,被当中欢欣的歌舞表演所吸引,更扬言希望自己的剧团能与Arts’ Options合作,共同表演舞台剧。“在新加坡,我们叫‘乐龄’,‘乐’是享受的意思,即是长者到了快乐的年龄,有长者惬意度过晚年生活的期待。我希望两地演员有机会交流、切磋演技,享受舞台之余,让社区、乃至不同地区都能看见长者的另一面。”Catherine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