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展以港为家,致力成为世界级房地产投资者及资产管理人的同时,努力改善香港普罗大众的生活品质,创造可持续的商业及社会效益,以惠及社群不同世代,助力大家连系好生活。
领展在全港15区拥有130项物业,每天直接或间接服务以百万计的市民,支援他们每天生活所需,以实惠的价格提供多元的产品和服务选择,是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伙伴。
与时并进 照顾社区需要
过去二十年香港市民的生活方式起了重大变化,要更好的服务市民,社区商业的内容也必须与时并进,需要通过强化商户组合及改善设施,以满足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这样,不单社区商业可经营得宜,同时也造福社群,带来社会效益。
领展也是秉持这项原则,一直在核心营运中照顾社区的需要。针对社区零售设施老化及顾客流失的问题,我们多年来不断优化资产设施,例如我们为旗下物业投资了2.3亿元提升无障碍通道;至今年3月底止,我们亦提升了旗下约40个菜市场的设施。经翻新的菜市场可以让轮椅及婴儿车在宽阔而干爽舒适的通道行走,为包括长者在内的不同顾客提供优质购物体验。菜市场改装后变得清洁明亮、商品种类丰富,更能吸引新一代的客群重回鲜活市场购物,在保留现有长者客户的同时,增加了新的客户,档户的销售额得以增长。同时,资产优化亦使曾是夕阳产业的鲜活市场摊档生意焕发新生。现在,他们有了更多年轻的顾客,年轻的街市档户二代也更愿意接手经营,社区商业重现生机。
租务团队积极招募特色商户
有论者认为,领展往往倾向以连锁集团商户取代在社区经营多年的独立小店。这全属误解。小商户为领展商场提供了更广泛的商户组合和个性,他们也是其中一项领展得以成功的关键。纵观过去十年,小商户(不包括生鲜市场、微连锁等)平均占领展零售店铺总数约六成。为了保持消费者的投入度,我们没有动机以普通的连锁店取代特色小店。事实上,我们的资产管理和租务团队更无时无刻不在寻找优质的个体商户。
当有商户退租时,我们会寻找同行业的替代经营者。不过,在偏远和老化的社区,这往往说易行难。当一些年长的经营者选择在租约结束时退休,与社区有同样情感连结的替代者就很少了。为了向区内居民继续提供服务,我们很多时或只能依靠连锁店。
另外,如果新开的个人小店很受欢迎,我们可能会邀请户主扩展至其他商场,这些商户可能逐渐成为“微连锁”企业。事实上,领展商场内确有不少此类土生土长的“微连锁”企业。早在2009年,我们设立了领展商户学堂,帮助小商户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管理概念、行业动态及零售技巧等。我们举办了许多研讨会和讲习班,希望有助小商户业务可持续发展。
针对人口老化衍生的社区需求,我们更进一步将资产重新定位,更好地服务银发人口及其家庭。以观塘乐华街市为例,正是针对社区人口老化对护老行业需求愈见殷切,加上配合政府居家安老政策,我们计划将区内出租率偏低的街市改建成护老中心。然而,我们亦明白区内居民购买新鲜粮食及日常生活用品的需要,因此已预留零售空间作为鲜活食品及生活百货市集,继续服务其他居民。
在其他社区投资方面,领展亦投入大量资源。首先,为令其物业发挥社区凝聚点的角色,领展在不同地区均有提供富有社区特色的康乐设施,令居民不论年龄、身体状况及经济能力,均能便于使用,为社区增添活力及色彩,同时提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
领展推出的旗舰慈善及社区参与项目“爱.汇聚计划”,今年踏入十周年。除了每年将相等于上一个财政年度物业收入净额最多0.25% 的款额拨作慈善用途,我们还一直善用领展广泛的商场网络和社区资源,夥拍社福机构在青少年培育、共融及活龄社区及环境可持续发展三大重点范畴,实现创新及具成效的项目方案,从而回应社区内不断变化的需求。
比方说,领展连续四年赞助的“‘长.智.戏’金龄多元艺术展航计划”,为具潜质并对戏剧有浓厚兴趣的长者提供专业训练和演出机会,让长者联系志同道合的友伴及社区,提升他们的精神生活品质,同时探索以专业戏剧训练开创第二事业。环保协进会在过去三年于领展旗下商场的户外空间建造共八个蝴蝶园,成功将环境保育带进市区,增加市区生物多样性,同时成立志愿者队维护已建成的蝴蝶园,在社区延伸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提升居民参与度,加强社区凝聚力。
长远商业利益与社会效益并存
近月,领展又设立可持续未来馆,希望提供一个公众教育及倡导协作的平台,让社会内不同的持份者、包括公众及商业伙伴携手合作,将可持续发展的远大理念,转化成多个小目标,并通过贴地可行的路径,一起将众多小目标逐个实现,共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可持续未来馆今年4月底开馆以来,至7月底止已吸引逾91,000名访客及举办68场工作坊,是领展甚受欢迎的社区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