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银发一族而言,吞咽困难和牙齿脱落往往成为享受美食的障碍。然而,随着新式软餐的兴起,长者重拾品嚐美味的喜悦似乎变得触手可及。为提升长者对软餐的认知,领展首次与救世军大埔长者综合服务部合办“吞咽无忧:认识软餐与长者健康分享会”,邀请注册社工在日间护理中心向长者及其照顾者讲解软餐的营养价值和最新发展,并即场派发软餐券,让长者们可亲身体验软餐的美味。
出席活动的大埔区区议员胡绰谦表示,这次领展主动联系社福机构在长者中心进行软餐推广,有助提升长者及照顾者对软餐的认识,了解到软餐并非单调乏味的糊状食物,更是一种兼顾营养与口感的餐饮选择。
胡绰谦称:“今天有照顾者陪伴长者出席讲座,当他们知道软餐能让老人家更容易进食,便可学习如何制作软餐,令长者们在晚年也吃得好,吃得开心。”他希望领展继续与前线照顾长者的机构合作,一齐推广软餐。
除了提高认知,如何让软餐成为长者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同样是一大挑战。在救世军工作的注册社工潘淑萍指出,他们曾为长者和照顾者举办过软餐制作工作坊。“因软餐的价格不太便宜,而我们服务的多属基层家庭,故他们了解软餐的制作过程和营养价值,便可在家中制作,既省钱,亦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拉近软餐和长者的距离。”
其中一位参与讲座的长者尹婆婆,正面临吞咽困难的问题。尹婆婆过去从未尝试过软餐,在讲座上得知软餐可塑造成鸡脾、叉烧等美食形态后,她对软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会用手上的软餐券去尝试,希望我会喜欢软餐。”
同场的梁先生曾因病在院舍进食传统软餐,听毕讲解后亦对市面的创新软餐产生好奇。他认为,美味可口的饮食是提升长者生活质素不可或缺的一环,“听了今日的讲解,知多了,也想一嚐快餐店及市面其他食肆售卖的软餐。我们每日都要食几餐,希望食得好,也食得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