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一个周六上午,一个个穿着正装的大学生缓缓步入一间中学校园的礼堂,眼神坚定地朝前方,向各位评判问好,一场奖学金面试随即正式展开。
新一年度的“领展大学生奖学金评审日”已于11月2日顺利举行,当天,约70位来自政府、公营机构、商界、社福机构、社企及媒体等界别的评审,分成多个小组跟奖学金申请人进行近距离交流,通过破冰游戏及小组形式就社会议题的讨论,选出220位就读于本地大学的奖学金得主。
首次为领展大学生奖学金担任评审的Generation Hong Kong行政总裁郑浩维(Brian)表示,参与面试的学生表现让他印象深刻,“在面试中,我除了看重学生对有关可持续发展议题的看法外,他们对今日讨论问题的深度及阔度,以及当中的沟通过程,甚至有没有创意思维,我也十分重视,皆因这些特质与他们未来的工作技能相似。”
“今天同学们的观点很不错,我看到他们相当有热诚,也有自己个人独到的见解。”Brian说。
Brian表示,这次与奖学金评审工作结缘,皆因十分欣赏领展在社区发展及青年培育的工作:“Generation Hong Kong是麦肯锡公司创立的全球性非牟利组织,旨在与雇主合作,让教育与就业制度接轨,解决失业及就业不足,与领展培育青少年,推动他们积极向上流动的目标不谋而合。”
在评审过程中,眼见一张张带点稚气的脸庞为社会议题侃侃而谈,Brian亦回想起当年自己获得奖学金的经历:“我在读书时期亦曾获得奖学金,不过当时的奖学金条件并非与学术成就有关,而是因为举办课外活动而获肯定。”
Brian认为,一份奖学金除了为他提供财政支援外,更重要的是令他发掘了自己的优点:“奖学金肯定了我对外交流的能力,提醒了我在未来的职涯亦可善用这些特点;另一方面也让我反思自己在个人发展上的不足,从而在未来继续进步。”
作为雇主与年轻人之间的桥梁,Brian经常接触各大企业,不知道雇主又会否因求职者曾获得奖学金,而增加聘任的机会呢?“奖学金除了要求学生成绩优异外,也需要他们在社会服务方面有一定的付出,雇主看到申请者有一份多元发展的个人履历,自然更愿意投放资源聘用他们;同样,申请者亦有一些学业成绩以外的特点值得向别人推销,更能在职场上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商界的发展快速,教育未能完全跟上,两者的缺口仍然存在。奖学金的出现不仅为广泛的受众减轻经济负担,帮助他们实践自己的梦想,也为社会凝聚一群对未来有抱负的年轻人,而这群年轻人将来亦会发挥所学,回馈社会。我认为这种文化,无论是对学校、企业,甚至整个社会,都是‘三赢’。”Brian说。
作为“领展大学生奖学金”四届得主的李俊源(Nick),今年再度成为评审之一。Nick认为,奖学金计划对他有传承的意义,“四年来,奖学金不但在金钱上支援我实现梦想,更在精神上予我肯定,我希望可回馈一众师弟妹,鼓励他们。”
不知道参与评审日的大学生,与当年的他有什么不同呢?“一众学生都非常精灵醒目,最令我深刻的是在破冰游戏中,同学们要合作绘画一幅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的画作。我较看重他们是否一个好的team player(善于团队合作的人),学生不一定要成为小组的领袖,反而要了解自己的性格及长处,然后在团体中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作用或补位。”Nick分享道。
由往日被评选,到今日成为奖学金评判, Nick有感整段过程“过五关斩六将”,令他获益良多:“面试不单当日短短的半小时。在前期,学生需要花时间准备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在面试中表现出来;面试后,学生亦会收到评判们的评语,予他们反思自己的表现。而现在的我担任评审工作,有机会认识不同界别的评审,与富有经验的前辈交流,机会亦十分难得。”
Nick认为,奖学金除了提供经济支援外,更重要的是持续帮助大学生的成长 :“第一代大学生在资源没那麽充足的情况下学习,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奖学金不只能鼓励及肯定他们的努力,而且整个计划并非一次性,奖学金得主会成为领展同学会成员。当年的我也是其中一员,通过志愿者服务认识了志同道合的好友,组成网络一起回馈社会,我感到十分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