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看得見,就能輕易分辨白天黑夜;如果我能看得見,生命也許完全不同。」一曲《你是我的眼》,用最樸實的語言,唱出了視障人士所面對的困惑和常人難以共鳴的心境。
位於樂富廣場的「領展可持續未來館」正舉辦以「不同人• 一同行」為主題的展覽,當中包括由視障導師帶領的共融導賞團,以及由YouTuber「面包」(Bread)拍攝的短片,帶領大家認識視障人士的日常生活,體會如何從自身出發實踐共融,同時嘗試用「心」看世界。
視障YouTuber「面包」性格樂觀、健談,訪問當天他帶着笑容獨自前來,「我是正面的人,很少負面情緒,喜歡搞笑。」說到這裏,他馬上展示自己風趣幽默的一面,「有人說盲人應該去買六合彩,會比較容易中獎。有些視障人士聽到這些會不開心,我不會。這種說法,我相信是以前的迷思。其實,盲人也是普通人,中獎機率應該和大家一樣吧?」
過去五年,「面包」不時在YouTube平台分享短片,累積不少「面包粉」。他說,自己的短片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教導視障人士如何善用通訊科技,例如用智能電話解決日常生活的難題;第二類則以輕鬆、有趣的形式,讓大眾了解和認識視障人士。我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打破一般人把人分為健全與殘疾兩類。我想打破隔膜。」
「面包」今次與領展合作拍攝的短片,主要分享視力正常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協助視障人士的實用技巧,「以前有些視障人士會害怕出門,擔心不方便。但是近年社會大眾對視障人士的關注呈幾何級增長,除了無障礙設施等硬件大幅增加外,很多人在街上也會主動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忙,我們能感受到這種善意。不過,如何提供幫助,其實是有技巧的。例如,在為視障人士領路的時候,要記得三不原則,即不要從背後推、不要拉扯白仗(手杖),以及不要捏拽手臂。另外,領路人最好走快半步,讓視障人士扶着你的手肘,如果可以再問問我們步行速度是否合適,就更好啦!至於其他技巧,包括如何向視障人士表達方向,遇到障礙物後要怎樣做等等,就等大家來未來館看看我的短片啦!」
除了「面包」拍攝的短片,領展可持續未來館亦於近期舉辦多場由曾雅欣(Carol)等視障導賞員主持的共融導賞團,讓市民大眾用不同形式,認識館內的展覽內容,包括種族共融、情緒健康等。
策劃該導賞團的非牟利組織Beyond Vision International,其項目經理鄭鈺憙(Pete)解釋稱,視障人士雖然失去視力,卻不代表他們的能力打折扣,「以此次活動為例,視障並沒有阻礙Carol 講好故事和訊息。其實只要有合適的工具配合,視障人士一樣可以引領大家去學習,用一個獨特的方式去體驗。」
導賞團參與者蕭小姐(Vicky)早前見到活動廣告,便和朋友姚小姐(Kelly)結伴參與。Vicky說,希望透過此次活動,了解視障人士所面對的困難,以及如何做到共融,「活動中我們有機會用手觸摸觸感圖,嘗試代入感受視障人士的世界,是很特別的體驗。我的體會是,想做到共融,先要認知和有關愛的心。」
Kelly則在活動後表示,「我很佩服活動導師Carol,透過她的講解,我對視障人士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想,社會要進步,共融和關愛確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