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更佳的網上體驗。閣下繼續瀏覽本網站即代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請參閲我們的私隱政策聲明了解更多。

繼續
業務概覽 投資者關係 可持續發展
繁
EN 繁 简
搜尋
聯繫我們 相關網站
首頁
  • 關於領展房託
    • 抱負和宗旨
    • 董事及管理團隊
      • 董事
      • 管理團隊​
    • 發展里程碑
    • 關於管理人
  • 業務概覽
    • 資產管理
    • 物業組合管理
    • 物業組合
  • 投資者關係
    • 財務報告與業績簡報
      • 財務報告
      • 業績簡報
    • 監管披露
      • 公告
      • 通函
      • 相關投資​
      • 權益披露​
    • 基金單位持有人資訊​
      • 股份資訊
      • 分派​
      • 投資者日誌​
      • 基金單位持有人大會
      • 供股計劃
    • 財務數據
      • 財務摘要
      • 信貸評級
    • 投資者通訊
      • 分析員一覽​
      • 獎項及肯定
      • 成員指數​
      • 投資者常問問題
      • INTERLink投資者通訊
      • 投資者關係活動​
      • 致投資者信函
  • 管治
    • 企業管治
    • 風險管理
    • 基金單位持有人通訊
  • 可持續發展
    • 可持續發展策略和目標
    • 可持續發展管治
      • 可持續發展管治架構
      • 重要性及風險評估
      • 重要環境、社會及管治關鍵績效指標
      • 持份者參與
      • 可持續發展政策
      • 可持續金融
      • 責任投資
    • 環境
      • 減碳
      • 氣候變化之抵禦及適應
      • 綠色建築
      • 資源管理
        • 能源效益
        • 廢物管理
        • 用水管理
        • 生物多樣性
    • 社會
      • 人才管理
      • 商戶聯繫
      • 供應鏈
      • 社區
      • 職業健康、安全和福祉
      • 多元化與包容
      • 創新科技
    • 績效和報告
      • 評級及指數
      • 獎項及肯定
      • 簽署機構及倡議
    • 環境、社會及管治洞察及協作
    • 領展可持續未來館
  • 社區參與
    • 領展「愛.匯聚計劃」
      • 社區項目
      • 領展二十周年傑出學生獎學金
      • 領展大學生獎學金
    • 創建社區聚腳點
      • 社區營造
      • 社區活動
        • 「漫步長堤 省港雙輝:近代廣州香港商業互動與文化因緣」 展覽
        • 街坊車神挑戰賽
        • NFT集氣天燈節
    • 823 頻道
  • 新聞中心​
    • 新聞發布​
    • 領航視野
    • 多媒體資料庫
  • 人才招聘
    • 所有職位空缺
    • 資深管理培訓生計劃
    • 暑期實習生培訓計劃
  • 相關網站
    • 領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 香港顧客網站
    • 內地顧客網站
    • 新加坡顧客網站
    • 鮮活街市蛻變
    • 香港房託基金協會
返回

熱門

財務報告 分派​ 可持續發展 愛.匯聚計劃
首頁 社區參與 823 頻道 金齡自白獨腳戲 正能量散播海外
全部 好生活 新發現 人物誌 好去處 這一刻
分享
03-facebook 02-twitter 09-link

一批金齡老友記在五月初遠赴英國演出,由於內容富香港本土和懷舊色彩,除了深深觸動當地華人外,英國觀眾也讚賞演出專業及具啟發性。

「年齡只是一個數字,在人生下半場繼續發展興趣和創造精彩生命,更為重要。」此番雋語套用在一批老友記話劇演員身上,就活現了其意思。5月,由領展「愛.匯聚計劃」資助、Arts’ Options成立的「長.智.戲」金齡多元藝術展航計劃11位成員,接受英國列斯文化年(Leeds 2023 Year of Culture)邀請前赴當地演出,同時亦於曼徹斯特及羅切斯特展開巡迴公演。

「1,095天又7個月的等待,這些勤奮好學、勇敢追夢的老友記,終於實現以准專業演員身份,踏上海外舞台的夢想,「沒想過人生下半場,能擁有出國演出和交流的機會。此行最開心的不只是可以在他方和大家交流、合作、分享自己的故事。」他們紛紛表示,此行亦讓他們在藝術旅途上更明白自己的使命,期盼未來不斷啟發更多人。

在英國的演出前,Brenda向各表演者講解注意事項。

「長.智.戲」計劃創辦人、資深舞台工作者兼導演陳桂芬(Brenda)是此次英國之行的幕後推手,「我們最早計劃於2020年春天到海外演出,無奈因為疫情擱置了。此後,大約在2021年底,英國列斯市(Leeds)議會邀請我們參與當地文化年活動。此行演出每場有80至100個座位,入座率約八成,其中大概三成是外籍觀眾,讓我們感到高興的是他們即使不看字幕,也能大致明白獨腳戲的內容。」演出後,不少觀眾更主動上前交流,「有觀眾表示被演出深深打動,亦有人詢問我們是否專業演員……觀眾的回饋,對我們是很大的鼓舞。」

以下,一起透過六組演員的分享,回顧他們英國行的難忘瞬間。

成長:個人經歷引發海外觀眾共鳴

Crystal在其編寫的獨腳戲中,演繹年輕的自己。

Crystal年輕時已喜歡學戲。

甄碧霞(Crystal)自幼鍾情話劇和電影,曾在李小龍電影《精武門》中擔任臨時演員,當然,那時她只是小孩子,現在已升級為長者。此次赴英演出,她特別構思劇本,「以從小到大的心路歷程為主題,從學裁剪到跟隨大師姐學唱歌;從任職股票行到伴隨家人移民,我希望透過這個故事,把自己加入劇團後所學到的知識和技巧都展現出來,可以說是到退休後才追回自己的童年夢。」

Crystal的獨腳戲長約20分鐘,「故事引起當地華人共鳴,因為其中有喜劇元素,觀眾笑得很開心……讓我有點意外是喜劇竟然也有人流淚。」總結過去幾年的收穫,Crystal動容地說,「在我看來,話劇是生命影響生命。未來,我希望如劇本的最後一句所說:我會衝開一切困難,我更希望做戲做到99歲。」

經歷:一個人在台上 有孤獨感也有成功感

CM稱在戲劇中學會放鬆自己。

CM高興海外的表演帶來愉悅和滿足。

幾十年前已在話劇表演中客串的王卓明 (CM),同樣為此行撰寫帶有濃厚自傳成份的獨腳戲,「我中學被趕出校門,無奈只能做學徒;後來有機會在銀行做櫃員,之後轉投股票部一路晉升到總裁,以為迎來事業高峰,沒想到卻經歷被裁員。」

不平凡的人生閱歷,為CM提供了絕佳的創作素材,「劇中有這樣一句台詞:『我打了29年工,第一次收工後見到陽光』。當我演到這裡的時候,台下有觀眾感動流淚,我自己也覺得十分感慨。」CM這樣總結此行收穫,「27分鐘一個人在台上,講很多對白,原來有種莫名的孤獨感,但當你能夠做到,令觀眾有感受,又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成功感。」

人生:從姐妹情探討死亡的意義

Karen(圖左)和Gloria在劇中分別飾演姐姐和妹妹。

Karen(圖左)和Gloria希望短劇能帶出重視親情及不要懼怕死亡的訊息。

懸疑的劇情、科幻的元素,加上叫人驚奇的結局,短短六分鐘,羅婉冰(Karen)及何麗兒(Gloria)為觀眾帶來一段發人深省的故事,「這部劇透過姐姐幫助患精神疾病妹妹的故事,帶出親情和關懷的主題。因為我們很少寫劇本,而這齣劇蘊含的訊息又多,故改了五至六次稿,把冗長的對白精簡化。」Gloria說。「我們希望透過舞台演繹,傳遞重視親情、接受死亡。」Karen補充道。

Karen和Gloria同在「長.智.戲」計劃接受了為期三年共300多小時的訓練,「學到很多演戲、形體及講對白的學問,獲益良多。此外,在心態上也有很大變化,比以前更有自信。」兩人不約而同地表示。

親情:英語演出 表達對愛子牽掛

Caroline整理舊物,看到照片中的愛兒,面露微笑。

Caroline滿面思念已移居他國的兒子。

退休前在大學教英文的丁馨國(Caroline)用英語演出,她說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傳遞對已遷居他鄉愛子的思念,「透過搬家收拾舊物,重見照片中的兒子以及素未謀面的孫兒。演出給我機會,抒發自己思念愛兒的情感,及作為母親的感受。」

分居兩地,但Caroline表示兒子十分樂見她學習戲劇表演,「得到家人的支持,對我是很正面的鼓勵。」此外,演出後一位年紀相若的女士眼眶泛紅地主動走上前,亦讓Caroline難以忘懷,「這位移居英國的中醫看完演出後紅着眼眶說自己很感動,還邀請我去她家做客。」

理念:戲劇演出傳遞愛與和平

熱愛駕駛的Stella,希望人世間有愛與和平。

37年護士職業生涯,曾面對無數生老病死的郭錦娥(Stella),選擇透過戲劇展現自己的另一面,「我熱愛駕車,喜歡音樂,同時視德蘭修女為偶像。於是,我想到把這些看似不相關的元素,同時展現在我的獨腳戲裡。」

為了更好地還原人物,劇組特別為Stella設計了一套十分逼真的巴士司機制服,「在曼城演出後,一位男觀眾上前問我在香港是否駕駛巴士,原來他在香港當了20年巴士司機。當我告訴他我是退休護士時,對方很驚訝。」Stella憶述時露出滿意的微笑,「我年輕時喜歡Beatles(披頭四)樂隊,John Lennon(約翰連儂)透過一曲《Imagine》宣揚和平理念;德蘭修女則說憑大愛、做小事,我非常同意,因此在劇裡也加入這些訊息,希望透過演出,傳遞給更多人。」

愛情:亙古不變的相守到老

Jimmy強調相愛到老的重要。

Jimmy想表達相愛相依,和諧白首的訊息。

從事建築工作逾40年的曾耀文(Jimmy),與搭檔一起,在短劇中表達愛情到老的訊息,「我們這一代對婚姻的理解是白頭到老,但我留意到新一代的夫婦,不少因為一時衝動就草率作出離婚決定;有感於此,我便用這角度去構思自己的短劇。」

觀眾的反應也令他有點驚喜。「有位年輕女士帶淚衝上來和我握手,說很感動。她說,在劇裡好像見到她父母般的恩愛故事。」

「寶藏論壇」探討金齡人士的社會角色、潛能及價值

文潔華舉辦講座,鼓勵長者積極面對精神需求。

茹國烈說,長者的藝術創作能力與價值不容小覷。

於英國的巡演外,Arts’ Options亦在6月舉辦第二屆金齡多元藝術寶藏論壇,廣邀專業人士與老友記面對面分享交流。其中,於香港浸會大學任教超過30年的榮休教授文潔華結合自身經歷,鼓勵長者積極面對精神需求,「可以看一些精彩、有價值的小說、繪畫、或電影作品,提升自己的藝術品味與修養,同時將所見所學,應用到日常創作之中,透過這個過程,嘗試真正認識自我價值。」

近年致力研究城市文化的香港藝術學院院長茹國烈則表示,長者是香港多元文化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長者的藝術創作能力與價值不容小覷,「在大多數人刻板的印象裡,長者只代表過去的記憶、經驗或者經歷。但其實長者亦有創作力,他們也能產出創新的思維和作品。」他建議Arts’ Options舉辦結合課程、展覽和商業活動的金齡文化節,「你會發現,社會的關注度與參與人數息息相關,希望透過大型的文化藝術節活動,讓更多人看到退休人士也能參與商業活動,創造經濟價值。」

計劃三年碩果累累 續助老友記活出精彩

眾多香港文化藝術界人士,現身支持第二屆金齡多元藝術寶藏論壇。

「長.智.戲」金齡多元藝術展航計劃已開展三年,超過70位長者參加300小時的培訓。負責人Brenda亦於論壇期間透露成員的最新發展,「老友記學員先後參與了60多個影視劇、舞台劇、音樂劇的拍攝及演出,最近亦有畢業生正式簽約成為全職音樂劇演員。此外,我們亦開始訓練學員成為導師,未來希望能夠到學校或非牟利組織教授表演心得,達致薪火相傳的目標。」展望未來,Brenda表示將透過不同形式,繼續為老友記創造精彩的人生下半場,「在香港會自己組織表演,將藝術能量發散出去;與此同時,亦會加強與海外藝術團體的交流,和他們分享香港長者藝術發展的現狀,提升本地長者的藝術地位。」

更多文章

人物誌

【領展大學生獎學金系列】孝道與追夢:一個理大學生的故事

人物誌

金齡老友記演繹《新馴悍記》 女性懷舊新視覺

好生活

ESG領袖設計智慧方案 實踐可持續發展


LinkREIT
首頁 關於領展房託 業務概覽 投資者關係 管治
可持續發展 社區參與 新聞中心​ 人才招聘
網站指南 聯繫我們 無障礙瀏覽 私隱政策聲明 使用條款及免責聲明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linkedin twitter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微博 微信二維碼 wechat
網站指南 聯繫我們 無障礙瀏覽 私隱政策聲明 使用條款及免責聲明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 領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aring Company 15 year+
資訊
公司簡介 財務報告 新聞發布 工作機會
聯繫我們
字體大小

訂閱《823頻道》的最新故事

訂閱更新

訂閱收件箱中的最新頻道823故事

(ReCaptcha V3 Hidden Field)

用 Messenger接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