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走過一個又一個十年,人生便進入下半場黃金歲月,如果是你,你會選擇退休享清福、還是繼續追夢?這群老友記話劇演員會堅定的告訴你,他們不只追尋夢想,更跨越千里,為新加坡社區帶來拿手好戲。
6月,由領展「愛.匯聚計劃」資助、Arts’ Options成立的「長.智.戲」金齡多元藝術展航計劃17位長者演員,繼去年獲邀前赴英國演出後,今年又參與了新加坡「第一屆香港娛樂及演藝文化節」,登上專業舞台,為新加坡觀眾表演「飛越老人院」。此劇改編自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李爾王」,糅合香港文化特色,一連兩日的演出更獲得香港駐新加坡經濟貿易辦事處支持。
長者演員們的賣力演出,也啟發了當地社區及慈善機構的長者繼續追求他們在熱愛領域的夢想。當日觀眾之一、慈善機構忘年騎車樂(新加坡)(Cycling Without Age Singapore)的副主席張淑芬(Dorothy Teo)說,「劇情感人又發人深省,突出了長者充實老年生活及跨代之間互相理解、包容的重要性。」
參與演出的一眾老友記介乎於58至75歲,雖然他們已達金齡,但毫不比年輕人遜色,他們精心排練了六段獨角戲,並在領展旗下的裕廊坊和由領展管理的宏茂橋坊商場巡迴演出,展現出年齡不阻礙長者發展藝術潛力、投身戲劇表演的熱情。
當廣東話走入新加坡社區,會是一番甚麼景象?流利的粵語、抑揚頓挫的聲調,加上演員們豐富生動的肢體語言,紛紛吸引當地街坊駐足欣賞,兩場商場巡迴演出共錄得逾百名觀眾觀看。演出後,四位老友記戲劇導師帶領觀眾玩戲劇遊戲。遊戲雖然以廣東話進行,但觀眾反應踴躍,有家長帶小朋友一同參與遊戲,現場的新加坡老友記更與金齡演員即場「切磋」演技,男女老幼打成一片,歡快的笑聲傳遍商場。
「又越過高山,又越過峽谷,我追,我追,我追追追…..」初次踏上海外舞台的譚志强(Vincent)為新加坡街坊帶來獨角戲《追夢的勇氣》。他解釋,內容源自他在台灣參加環台慈善跑活動,一共跑了40天、共930公里的親身經歷:「追夢時一定會遇到困難,就正如當時的我跑過高山、死亡公路。我希望藉着自身經歷,鼓勵長者突破年齡的界限,勇敢追夢,實現自我。」
「長者以往要顧及家庭或發展事業所限,未必能大膽追求夢想;現在的退休生活悠閒,更應該把握這段黃金歲月,活到老,學到老!」他說。
曾在香港表演《新馴悍記》的金齡演員陳秀群(Rebecca)亦是首次參與海外演出,她感到十分難忘:「有位現場觀眾不懂廣東話,但他從我們細緻又靈活的身體語言理解到表演內容,還稱讚我們一點也不像老年人!」71歲的Rebecca笑言自己腦筋比年輕人轉得快,全賴戲劇表演,她希望未來有更多演出機會,讓更多人看到長者的無限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