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份者在我們持續識別和了解可持續發展議題的過程中,擔當著重要角色。
我們與持份者積極互動,透過重要性評估流程,識別與業務相關的重點範疇及安排其優先次序,聚焦重要議題,並將其融入業務當中。
我們透過在環境、 社會及管治三個範疇下訂立長遠目標並推行改進措施及相關倡議,致力為社會及環境帶來正面影響。
最新進展
已實現目標
進展順利
進度滯後
尚未開始
我們明白及支持限制氣溫上升的全球目標,並為旗下物業組合做好準備,以應對物理及轉型風險。
主要可持續發展目標 | 狀態 | 2024/2025 年度進展 |
---|---|---|
於2025/2026年度將物業組合碳排放強度(範疇一及二)減少25%(與2018/2019年度基線相比) |
|
|
於2035年達致營運淨零碳排放(範疇一及二) | ||
於2035年物業組合全面採用可再生能源(1) |
主要可持續發展目標 | 狀態 | 2024/2025 年度進展 |
---|---|---|
實施貫穿資產生命週期的長期氣候抵禦力策略 |
|
|
使氣候情景評估與領先科學及市場標準保持一致 | ||
將氣候風險納入投資、估值及保險流程中 |
(1) 透過項目內可再生能源現場發電及對外採購、可再生能源證書採購及可再生能源直接投資,以抵消我們的用電足跡。
我們的業務是擁有及營運物業,通過不斷提升物業的可持續發展績效以及改進管理流程,以減少環境足跡並帶來正面影響。
主要可持續發展目標 | 狀態 | 2024/2025 年度進展 |
---|---|---|
於2025/2026年度,我們的物業組合之綠色建築認證覆蓋率達100%(2) |
|
|
為各物業類型制定最低可持續發展績效標準,並於2025/2026年度達致該等標準 |
(2)綠色建築認證包括與環境、健康及福祉相關之建築認證計劃。物業組合包括零售、辦公室及物流資產,惟不包括內部樓面面積小於40,000平方呎之零售及停車場物業。24 個月內未獲得綠色建築認證的新收購╱開發資產不獲計算。
我們的物業及營運會消耗自然資源。我們致力改善資源管理以支持地球的可持續發展。
主要可持續發展目標 | 狀態 | 2024/2025 年度進展 |
---|---|---|
於2025/2026年度和2035年把物業組合用電強度分別減少5%和30%(與2018/2019年度基線相比) |
|
主要可持續發展目標 | 狀態 | 2024/2025 年度進展 |
---|---|---|
於2035年回收/循環利用超過50%一般廢物(3) |
|
|
運往堆填區的有機廢物減至零:於 2026/2027年度,為香港100%的鮮活街市及零售物業(4)提供有機廢物回收服務 | ||
於2025/2026年度,將領展旗下物業所產生的一次性塑膠減至零 |
主要可持續發展目標 | 狀態 | 2024/2025 年度進展 |
---|---|---|
於2035年將一般用水(5) 強度(每平方米)減少10%(與2018/2019年度基線相比) |
|
主要可持續發展目標 | 狀態 | 2024/2025 年度進展 |
---|---|---|
100%的新開發及再開發項目進行生物多樣性評估 |
|
|
維持投放超過70%的園藝投資總額於種植本地植物上 |
(3) 一般廢物包括領展於其擁有營運控制權的物業處理的有機廢物、無機廢物及可回收廢物(包括任何商戶的廢物),但不包括建築廢物及有害廢物。
(4) 不包括內部樓面面積小於50,000平方呎之物業。
(5) 一般用水包括清潔、沖洗、食用、灌溉及其他次要用途,但不包括冷卻塔用水。
了解各持份者的需求及期望,與他們攜手踏上可持續發展的旅程,是我們創造最大價值的關鍵。
主要可持續發展目標 | 狀態 | 2024/2025 年度進展 |
---|---|---|
建立反映營運社區多元性的員工團隊(考量專業技能、行業專 業知識與經驗、背景、種族、年齡及性別),副總經理或以上職 級的兩性比例達50%(6) |
|
|
確保平等的招聘與職業發展機會 | ||
在領展的所有日常營運中,致力達致零死亡及職安健法規相關之零起訴 | ||
於2030/2031年度實現長期員工的損失工時受傷事故頻率低於1.00 |
||
留住人才:自願離職率維持於20%以下 |
||
發展人才:內部晉升率維持在至少10% | ||
促進員工參與:每兩年進行員工投入度問卷調查,目標回覆率至少達到85%,參與度分數達到70分以上 | ||
培訓人才:每位員工年均培訓時數維持在16小時以上 |
主要可持續發展目標 | 狀態 | 2024/2025 年度進展 |
---|---|---|
2026/2027年度前在香港及中國內地達成50%綠色租約採用率 |
|
|
透過持續參與及改善服務,提升商戶滿意度及緊密合作 |
||
支持商戶實踐環境、社會及治理(ESG)要求並提升營運效率 |
主要可持續發展目標 | 狀態 | 2024/2025 年度進展 |
---|---|---|
100%實施供應商行為守則及採購政策(7) |
|
|
每年度對關鍵供應商進行環境及社會合規審查(8) |
主要可持續發展目標 | 狀態 | 2024/2025 年度進展 |
---|---|---|
維持顧客滿意度高於80% |
|
|
每年撥出物業收入淨額最多0.25%的款項予慈善及社區活動 | ||
每年與跨界別持份者進行交流 |
(6)考慮到副總經理或以上職級的員工人數相對較少,且受員工流動及編制變動影響,我們預期該層級的性別多元化比例可能會圍繞50%目標值出現±2%的週期性波動(即48%至52%)。
(7)適用於為我們擁有營運控制權的管理物業組合提供服務的供應商。
(8)關鍵供應商的定義為在該財政年度內獲批合約金額較高,且對物業營運具有重大影響的供應商。
我們通過試行新興技術,對嶄新營商方式持開放態度,支持企業內外創新。
主要可持續發展目標 | 狀態 | 2024/2025 年度進展 |
---|---|---|
支持並投資能應對市場及可持續發展需求的新興科技、物料及工序 |
|
|
與初創企業及創新持份者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尤其於香港當地) | ||
透過系統化的知識共 享及體系發展,提升內部能力 |
我們致力遵守行業的企業及可持續發展管治標準和最佳實務,並確保在實踐中提供公開和客觀的報告。
主要可持續發展目標 | 狀態 | 2024/2025 年度進展 |
---|---|---|
維持一個獨立、成員多元化的董事會(考量專業技能、行業專業知識與經驗、背景、種族、年齡及性別) |
|
|
董事會兩性比例各佔最少30% |
主要可持續發展目標 | 狀態 | 2024/2025 年度進展 |
---|---|---|
100%與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的金融交易須至少包含一項環境、社會及管治範疇的關鍵績效指標 |
|
|
倡導可持續金融發展,助力改進業內實務與標準 | ||
100%實施責任投資政策 |
主要可持續發展目標 | 狀態 | 2024/2025 年度進展 |
---|---|---|
支援符合我們原則及營運的國際可持續發展框架 |
|
|
積極參與當地及區域工作組,推動可持續發展標準及知識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