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李俊龍(Eric Lee)這名字,電車迷應不會感到陌生。李俊龍於2006年創立「香港電車迷會」,為電車愛好者提供一個交流平台,更於2010年與電車公司合作推出紀念品,繼而於2013年10月在山頂廣場開設「香港電車文化館」,介紹電車這個在本港歷史悠久又獨特的交通工具,以及展覽各款電車收藏品。及至2018年9月初,文化館遷往領展旗下的小西灣廣場,改名「叮叮老香港辦館」,主題仍是圍繞電車,但轉型為售賣懷舊食物、玩具和手袋等較為生活化的辦館,延續他對電車的深情。
筆者多年前曾造訪Eric開設於山頂廣場的「香港電車文化館」,感覺新鮮,店內擺放不少悅目的電車模型玩具。日前踏進小西灣廣場二樓的「叮叮老香港辦館」,最先映入眼簾的仍然是那以一比一仿製1950年代面世的綠色120號電車車頭,這車頭在山頂廣場年代已設置。然而,最明顯不同的是店內放置了多款食品,跟以往主張不售賣食物的山頂店不同。
「由於小西灣廣場是街坊場,我們需轉型為生活化的辦館, 除售賣電車以外的巴士、飛機等交通工具的玩具外,亦售賣懷舊食品如糖葱餅、花占餅等,務求擴大顧客群。普遍顧客的年紀偏大,惟在上學前及放學後,亦多學生客來買食物。」店長Eric解釋。
李俊龍續稱,山頂店已有大約近五年歷史,由於2018年下旬山頂廣場展開第二期大翻新,於是遷往小西灣廣場繼續營運。他補充,當時山頂廣場裝修計劃為期兩年,在第一期翻新時,他們已搬往同場的另一間舖。「當時已擔心要等兩年大翻新,我們便會被迫停業。恰巧領展主動接觸,提議我們在赤柱廣場面積達五百至六百多呎的舖位開業,但我們擔心負擔不起,及後領展再提議我們遷往小西灣廣場,這裡舖位面積約二百多呎,我們衡量後決定搬過來。其實山頂廣場和小西灣廣場的租金相差不遠,但兩者定位很不同,山頂在平日是遊客多,本地客少;小西灣這裡當然以街坊客為主。」
因此,店裡售賣的貨物也較多元化。李俊龍說:「雖然仍有電車及巴士等玩具,但不可只以這些作主打和招徠,要售賣日常生活用品和食物,以及其他精品,例如來自台灣的懷舊文青手袋,務求擴大顧客群及增加營業額。」
小西灣店雖然貨品跟其以往的有所不同,李俊龍也會繼續推廣歷史和本土情懷,例如售賣印上英女皇舊肖像的襟章及以「我好鍾意香港」為主題的標貼。本身是80後的他說:「近十多年,大家開始關注本土文化,看事物的角度亦不同。以前人們會覺得舊的東西要抹去,忽視本土價值。現在消費者不會只去一式一樣的商場,也會重新關注本港有歷史及本土情懷的東西,例如社交媒體亦有舊相區,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自2013年在山頂開設電車專題店,迄今轉瞬十年。於2022年,李俊龍在修復後重開的中環街市增設第二分店,他辭掉全職的人力資源工作,全身投入兩家店舖的業務。他感慨道:「幸好2018年搬來小西灣,街坊客有助業務的發展,經營策略也轉變了,雖賺取不算多,但在做生意上亦體會多了。全靠街坊支持,在接近三年的疫情下對業務的影響不是很大,所以要感謝領展招攬。」
他寄望大家多光顧「貼地」的商店,不一定是他的店舖,可以是有本土味的其他商店。「我選擇人流多的街坊場開業,正因為本地人是我的主要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