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鋼筋水泥築就的繁華都市,每天與形形色色的人擦身而過。工作、生活;快樂、悲傷,你是否想要與人分享?又會否有人願意傾聽?
領展可持續未來館配合全新共融主題「不同人 ‧ 一同行」,於12月推出了香港首個「搭枱吧!」活動,讓參加者透過「搭枱」,用15分鐘認識一位陌生人, 了解如何不同,都可一枱共融。
「搭枱吧!」活動吸引不同年齡、背景的人士參與,其中亦包括神秘嘉賓 —— 電視及電台節目主持人森美,「作為主持人,每天都要接觸不同的人。對於我來說,與陌生人聊天並不是難事。但我知道,有些人未必願意在不相識的人面前講述自己的生活及情感,有些朋友亦害怕聽別人分享私事。」
森美直言,透過此次親身經歷,在15分鐘裏,與一位素不相識的女士暢談心事,是很難得且很有意義的體驗,「生活中,我喜歡觀察人。我發現和我搭枱的阿Wing剛開始比較拘謹,但是聊了幾分鐘後就開懷很多。讓一個人開腔分享心事並不容易,但是當你嘗試放開自我,打破隔膜之後,會發現自己的另一面。」森美亦寄望,所有來參與「搭枱吧!」活動的人,將此次經歷的收穫帶到生活中,「如果走出這個房間後,你發現自己更容易與陌生人交流,那便是一次成長。」
與森美「搭枱」的阿Wing,本身是其電台節目的忠實聽眾,「走進房間,見到我的聊天對象是森美大哥,真的很驚喜。」兩人借森美的節目打開話匣子,過程中阿Wing一度情不自禁,留下眼淚,「我們聊了工作問題、感情困擾。森美大哥結合自己的個人經歷,建議我如何與同事融洽地相處,怎樣更好地處理感情問題。」阿Wing說,在只有自己和森美兩個人的房間相對而坐,她放下顧忌,兩人如朋友般真誠交流,「他說了很多節目裏不曾分享的心情故事,我也把自己平日難以啟齒的心情、困擾都說了出來,現在感覺整個人都輕鬆了、開心了。」
有人說,越長大,越孤單,這種感覺,有時候與性格無關。
參與活動的另一組「陌生朋友」Amanda和Cobe,兩人年齡相若,個性亦都外向開朗,但確同樣面對交流與分享方面的困擾。Cobe表示,「我和Amanda有種一見如故的感覺,聊得很開心、很投入,15分鐘的交流時間遠遠不夠。我們剛剛也有說到,現實生活中,和相熟的朋友好像越來越難分享心事了。踏入社會工作後,有各自的生活,自然產生了戒心,有時候甚至會互相比較。」
除了暢聊心事,Amanda說,兩人還跟隨現場提供的小貼士,透過畫畫的形式互動,「等候進場的時候,我還在想稍後要聊些甚麼話題呢?當坐下後,發現主辦單位準備了一些遊戲卡,透過一些關於人生價值觀等話題,讓我們暖場破冰,比如想像一下十年前或十年後的自己、用一幅畫表達當下心聲等等,這樣的安排很貼心。」
活動結束後,兩人即場交換聯絡方式,又表示會將當日的經歷與朋友分享,更希望此類活動能推廣至不同社區,「相識是一種緣分。等緣分到,固然可以。但我覺得,透過參與類似的活動,主動結識意氣相投的人,感覺更好。如果日後有機會,大家都可以來試試。」Cobe說。
於「搭枱吧!」擔任現場主持的Anthony,在活動最後一天顯得依依不捨。
他認為活動很意義:「印象最深是有一位20多歲的年輕參與者,當看到搭枱對象是長者時,起初有點抗拒。但15分鐘過後,當我走進房間告訴他們活動結束時,兩人都顯得意猶未盡。原來,這位年約70歲的長者不但分享了個人經歷,還主動要求自拍合照並放上社交媒體。更讓我觸動地是,活動結束後兩個多小時,我看到他們兩人還在未來館內參觀,一邊走一邊聊天,很開心他們能夠透過活動結識到跨年齡層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