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銀髮一族而言,吞嚥困難和牙齒脫落往往成為享受美食的障礙。然而,隨着新式軟餐的興起,長者重拾品嚐美味的喜悅似乎變得觸手可及。為提升長者對軟餐的認知,領展首次與救世軍大埔長者綜合服務部合辦「吞嚥無憂:認識軟餐與長者健康分享會」,邀請註冊社工在日間護理中心向長者及其照顧者講解軟餐的營養價值和最新發展,並即場派發軟餐券,讓長者們可親身體驗軟餐的美味。
出席活動的大埔區區議員胡綽謙表示,是次領展主動聯繫社福機構在長者中心進行軟餐推廣,有助提升長者及照顧者對軟餐的認識,了解到軟餐並非單調乏味的糊狀食物,更是一種兼顧營養與口感的餐飲選擇。
胡綽謙稱:「今天有照顧者陪伴長者出席講座,當他們知道軟餐能讓老人家更容易進食,便可學習如何製作軟餐,令長者們在晚年也吃得好,吃得開心。」他希望領展繼續與前線照顧長者的機構合作,一齊推廣軟餐。
除了提高認知,如何讓軟餐成為長者日常飲食的一部分,同樣是一大挑戰。在救世軍工作的註冊社工潘淑萍指出,他們曾為長者和照顧者舉辦過軟餐製作工作坊。「因軟餐的價格不太便宜,而我們服務的多屬基層家庭,故他們了解軟餐的製作過程和營養價值,便可在家中製作,既省錢,亦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拉近軟餐和長者的距離。」
其中一位參與講座的長者尹婆婆,正面臨吞嚥困難的問題。尹婆婆過去從未嘗試過軟餐,在講座上得知軟餐可塑造成雞脾、叉燒等美食形態後,她對軟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會用手上的軟餐券去嘗試,希望我會喜歡軟餐。」
同場的梁先生曾因病在院舍進食傳統軟餐,聽畢講解後亦對市面的創新軟餐產生好奇。他認為,美味可口的飲食是提升長者生活質素不可或缺的一環,「聽了今日的講解,知多了,也想一嚐快餐店及市面其他食肆售賣的軟餐。我們每日都要食幾餐,希望食得好,也食得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