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更佳的網上體驗。閣下繼續瀏覽本網站即代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請參閲我們的私隱政策聲明了解更多。

繼續
業務概覽 投資者關係 可持續發展
繁
EN 繁 简
搜尋
聯繫我們 相關網站
首頁
  • 關於領展房託
    • 抱負和宗旨
    • 董事及管理團隊
      • 董事
      • 管理團隊​
    • 發展里程碑
    • 關於管理人
  • 業務概覽
    • 資產管理
    • 物業組合管理
    • 物業組合
  • 投資者關係
    • 財務報告與業績簡報
      • 財務報告
      • 業績簡報
    • 監管披露
      • 公告
      • 通函
      • 相關投資​
      • 權益披露​
    • 基金單位持有人資訊​
      • 股份資訊
      • 分派​
      • 投資者日誌​
      • 基金單位持有人大會
      • 供股計劃
    • 財務數據
      • 財務摘要
      • 信貸評級
    • 投資者通訊
      • 分析員一覽​
      • 獎項及肯定
      • 成員指數​
      • 投資者常問問題
      • INTERLink投資者通訊
      • 投資者關係活動​
      • 致投資者信函
  • 管治
    • 企業管治
    • 風險管理
    • 基金單位持有人通訊
  • 可持續發展
    • 可持續發展策略和目標
    • 可持續發展管治
      • 可持續發展管治架構
      • 重要性及風險評估
      • 重要環境、社會及管治關鍵績效指標
      • 持份者參與
      • 可持續發展政策
      • 可持續金融
      • 責任投資
    • 環境
      • 減碳
      • 氣候變化之抵禦及適應
      • 綠色建築
      • 資源管理
        • 能源效益
        • 廢物管理
        • 用水管理
        • 生物多樣性
    • 社會
      • 人才管理
      • 商戶聯繫
      • 供應鏈
      • 社區
      • 職業健康、安全和福祉
      • 多元化與包容
      • 創新科技
    • 績效和報告
      • 評級及指數
      • 獎項及肯定
      • 簽署機構及倡議
    • 環境、社會及管治洞察及協作
    • 領展可持續未來館
  • 社區參與
    • 領展「愛.匯聚計劃」
      • 社區項目
      • 領展二十周年傑出學生獎學金
      • 領展大學生獎學金
    • 創建社區聚腳點
      • 社區營造
      • 社區活動
        • 「漫步長堤 省港雙輝:近代廣州香港商業互動與文化因緣」 展覽
        • 街坊車神挑戰賽
        • NFT集氣天燈節
    • 823 頻道
  • 新聞中心​
    • 新聞發布​
    • 領航視野
    • 多媒體資料庫
  • 人才招聘
    • 所有職位空缺
    • 資深管理培訓生計劃
    • 暑期實習生培訓計劃
  • 相關網站
    • 領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 香港顧客網站
    • 內地顧客網站
    • 新加坡顧客網站
    • 鮮活街市蛻變
    • 香港房託基金協會
返回

熱門

財務報告 分派​ 可持續發展 愛.匯聚計劃
首頁 社區參與 823 頻道 大圍隱世溫情兩餸飯專門店
全部 好生活 新發現 人物誌 好去處 這一刻
分享
03-facebook 02-twitter 09-link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超過兩年,今年一月香港第五波疫情來襲,導致各行各業再次進入「寒冬期」,連番限聚令加上食肆晚上禁堂食,更重創飲食業。然而,有一類食肆卻如雨後春筍愈開愈多,商場、街市、大街小巷均不難發現它的蹤影,在用膳時間更出現長長的人龍,它就是以經濟實惠作賣點的——兩餸飯專門店。

今期《823頻道》請來在領展顯徑街市和美林街市經營兩餸飯專門店的「盆滿缽滿」負責人鄧以鋒(Sam),分享他如何與兩餸飯結緣,並探討兩餸飯大熱的的背後意義。

即炒上盤 透明櫥窗任君選擇

每天一到中午及傍晚時分,位於顯徑街市美食街的「盆滿缽滿」總會出現一條十多人的人龍排隊買飯。甫走近店舖,便會聽到顧客彼此起落的點菜聲——「魚香茄子!」「蓮藕炆豬手!」「梅菜扣肉!」不問也知這是店內的招牌菜。

廚房裡,一位年輕大廚正俐落地將茄子放入熱油下鍋,拋著大鐵鍋猛火翻炒。剛炒好的餸菜色香味俱全,鑊氣十足,立即上盤放進透明櫥窗內那十多款小菜的佈局當中,讓看到「心儀好餸」的顧客馬上點菜。

秉持「平靚正、益街坊」經營理念

「盆滿缽滿」目前有兩間面積不大的兩餸飯專門店舖,平均只有不到300呎的空間,以家庭式作業經營,由早上10時營業至晚上8時。店內環境衛生整潔,而且價格親民,兩餸飯全線只售34元,淨兩餸售44元。現時每日提供18款餸菜,當中需要長時間大鍋炆煮的菜式,例如蓮藕炆豬手、梅菜扣肉、枝竹蘿蔔,全由老闆Sam自設的中央工場煮好,再運送到店內烹熱出售。

40歲出頭的Sam由2015年至今,在元朗經營盆菜及西式到會,直到2019年決定加入兩餸飯戰團。Sam表示,「盆滿缽滿」的經營理念最重要「平靚正」,「主要想做街坊生意,做平飯給街坊。我們進駐顯徑和美林兩個街市,是希望就近老人家可以買到新鮮飯餸」。

採用新鮮食材 少糖少鹽少油

「我們講求不時不食,保留食材原有風味。」Sam說,為切合老友記的日常口味及食客健康,「盆滿缽滿」以新鮮、合時令的食材入饌,以蒸、炆及輕炒方法烹調為主,炮製少糖、少鹽、少油及少味精的家常小菜,最特別是有坊間少見的素海參。「除了幾款固定招牌菜式,我們會每天轉換菜式,以吸引顧客,增加新鮮感。」

開業至今兩年多,每間分店平均每日賣出200盒,高峰時期更可達300盒。Sam坦言,在政府禁止堂食後開初頭三天,營業額約有一成增長,其後營業額慢慢放緩。「疫情下,不少餐廳,例如酒樓、茶餐廳、小食店都轉型做兩餸飯,導致競爭更加激烈。」

Sam指出,「盆滿缽滿」的一半顧客為長者,考慮到他們未必有穩定收入,於是提供優惠,以長者價26元一盒,為他們帶來一頓飽餐選擇;同時也設學生優惠,兼送汽水或飲品,希望藉此把純樸、健康的「住家飯」味道帶到這個社區,同時凝聚街坊,拉近鄰里關係。

擺脫發泡膠盒 鼓勵自備容器

Sam不僅提供優惠予長者和學生,過去兩年更聯同非牟利機構為九龍區的劏房戶及獨居長者派發飯盒,他說幫到人自己也開心。「疫情令不少人手停口停,當自己有能力時,可以幫得就幫,最重要是老人家開心。」

除了幫助有需要人士,Sam也落力支持環保。他鼓勵街坊自備飯盒,早前推出自備容器減兩元優惠,「自備飯盒無疑是最環保的,但希望顧客可以先徹底清潔飯盒,因為容器不乾淨會產生健康衛生問題。」同時,Sam已放棄發泡膠盒,改為使用可以清洗後循環使用的微波爐膠盒(即Polypropylene,俗稱百折膠或PP)。

雙餸飯不等於「窮人恩物」

是甚麼原因令兩餸飯專門店在逆市中急速冒起?Sam認為,兩餸飯不是「打工仔」財政捉襟見肘下的「窮人恩物」,而是在急促的生活步伐下,大家追求一種方便、「快靚正」的產物。「有不少獨居老人、兩小口子、不想煮飯的家庭主婦和白領,會喜愛購買兩餸飯,他們窮嗎?我不見得。兩餸飯反而更像以前的『師奶餸』——有時想節省時間功夫,直接購買一兩款菜式『加料』,擺脫獨沽一味之感。這亦填補了很多人在家無法煮飯,又想吃到家常菜的空隙。」

Sam表示,顧客可以用經濟實惠的價錢,先透過櫥窗憑賣相及香味自由選擇想吃的菜式,回家與家人分享大快朵頤,這正正是其他餐廳無可比擬的。

更多文章

新發現

天水圍的護花使者

新發現

黃大仙中心的「絕世好Bra」

新發現

與別不同:媒體設計師賣本地有機菜


LinkREIT
首頁 關於領展房託 業務概覽 投資者關係 管治
可持續發展 社區參與 新聞中心​ 人才招聘
網站指南 聯繫我們 無障礙瀏覽 私隱政策聲明 使用條款及免責聲明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linkedin twitter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微博 微信二維碼 wechat
網站指南 聯繫我們 無障礙瀏覽 私隱政策聲明 使用條款及免責聲明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 領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aring Company 15 year+
資訊
公司簡介 財務報告 新聞發布 工作機會
聯繫我們
字體大小

訂閱《823頻道》的最新故事

訂閱更新

訂閱收件箱中的最新頻道823故事

(ReCaptcha V3 Hidden Field)

用 Messenger接收更新